0451-58652333

0451-58652111

首页>教育教学> 特色教学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特色教学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技能竞赛

Skill competition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重要性的探讨

日期:2019-12-30访问:910

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毋庸怀疑。然而,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专业技术课之外的文化课,由于“非专业”性,而被“边缘化”的情况比较普遍。在技术至上的驱使下,语文课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且,在文化课中,语文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一些学校把语文课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课时大幅度裁剪,教学计划难以落实,有的学校干脆就不开设语文。中职生到底要不要学习语文?语文课对于中职学校是否可有可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中职语文教学重要性,以期引起重视。从专业学习的需要看语文的重要性:


1.语文是专业学习的基础

所谓基础,是说语文作为工具学科,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是将来从业的基础。语文学习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能力。吕淑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主张招收数学研究生先考语文。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职业学校,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成绩好的学生,其专业课成绩同时也比较好。再比如,高中生学习专业课比之初中生要容易得多,除了生理心理原因外,主要的原因就是高中生语文基础比初中生扎实,基础打得牢。

2.语文素养影响专业的发展

孔庆东先生认为:语文不是一个学科,语文是道,语文通往所有的学科,领导所有的学科,覆盖所有的学科,语文学得好,学其他任何学科就会很容易,语言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个性性格等语文素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专业的发展。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文通过词汇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专业技术必不可少的。其次,文学作品丰富的想象力正是技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想象——联想”。没有想象和联想,很难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美感。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前提,创造力又是科学技术的生命。我们看到,在创新这一点上,艺术和技术是如此相似,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说,语文素养好,为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先天的可能,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更加健康活跃。

3.语文教学弥补技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不足

当下,人们对大中专学生人文精神欠缺颇有批评。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缺失,这里姑且称之为“情感危机”。表现为:情感空虚贫乏。如情感淡漠孤僻,缺少热情、爱心和同情、尊重理解与信任;情感消极萎靡,常常有失落、失败、绝望、自卑、嫉妒、报复、敌视等不良情感体验;在情感习惯上,惯于获取而不愿给予,自私自我,不懂得感恩。上述种种,除了家庭和社会原因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片面强调技术技能教育导致的情感教育缺失。从功利主义的需要出发,职业教育过分夸大技术教育的价值,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文化基础教育。近几年在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中,课程按模块组成,技能训练按标准化进行。标准化要求学生成为操作能手,能工巧匠。其结果是学生成为没有思想情感的操作机器的“机器”。这种情况在工科类专业尤为突出。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离开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语文教材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写尽世间万象,凝聚人间真情,语文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可以弥补中职生情感教育的缺失。语文课通过情感呼唤情感,激活情感。在情感的激荡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成为一个多情的善感,情感丰富,内心充盈的人。


中职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年龄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不仅生理发展趋向成熟,其思想和心理发展也非常活跃。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是在这时形成并逐步趋向成熟。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文学是人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更是教育人、引导人的生动教材。

1.语文课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现代职教理念尤为关注职业道德,加强中职生道德修养成为学校和企业的共识。德育目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文以载道,语文教材汇集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不少课文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生动的思想教育题材。在所有的文化基础课中,没有哪一门课程像语文这样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性内容,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像语文这样把知识的传授和“道”的传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密不可分。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语文有精神奠基功能,可以提高人格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诸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敬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着人文的色彩、道德的光芒。学生正是在语文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不断丰富内心世界,不断提升精神境界,逐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高尚的人。“语文是通过立言来立人。通过听说读写,不断受到文化熏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是一个精神生长即立人的过程”。这种精神奠基功能,其他学科是无法取代的。所以,“不学语文就不能成为人 ”。


2.语文是心灵的营养素

一个现代人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自信自强,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感,合理的情绪活动等是通向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心理疏导更为急迫。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应对人生磨难和人生挫折的心理素质教育。文学作品表现的就是人生百味事态万象,是前人、他人经历和体味的人生。语文课可以发挥教材优势,引导学生在作家作品中阅历人事,阅历人生。在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生活哲理中得到启迪,学会自信豁达、积极进取、敢于竞争、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同时以平常心态接受成功和荣誉,以平常心态对待挫折和失败。

语文是物质的,她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人生寻求发展的工具;语文是精神的,文学作品既是精神的美容师,也是心灵的营养品。语文素养的缺陷,不仅仅关乎对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掌握和使用,更关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加强中职生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搜索